孙天牧(1911—2010),北派山水画家,国画大师,山东莱阳人,1938年起师从陈少梅先生学习绘画艺术并确立北宗山水的绘画风格。出版有《孙天牧画集》、《孙天牧中国画作品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孙天牧》。
孙天牧是书法家孙墨佛长子,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画。1927年入开封两河中学读书,两年后转入开封河南艺术学校。1930年就读于北平华北大学艺术系,攻国画,1953年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先后应聘为沈阳博物馆、北京荣宝斋、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复制古画,1958年到太原山西艺术学院任教,不久因病辞职。1960年到吉林省艺术学院国画系任教,1975年退休。1985年11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是济南孙墨佛孙天牧父子书画馆名誉馆长。
孙天牧对传统山水画法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功力,尤精于北派山水;他临摹的古画,几可乱真。宋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王晋卿《渔村小雪图》、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李成《寒鸦图》、元赵子昂《秋郊饮马图》以及唐宋元各名家山水画册等都有他的复制品,分别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及沈阳博物馆收藏,并替代原画展出。他虽届耄耋之年,仍继续挥笔,其作品工细潇洒,清丽典雅,能为祖国绚丽多姿的大好河山传神。中央文史研究馆出版的《全国文史馆馆员书画作品选》、《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藏品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选集》和《诗书画》丛刊等均有刊载。
孙天牧的画仿佛从很久远的年代走来,能感到古朴之风和清雅之气,苍劲的悲凉之中身怀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境界。孙天牧的画给人留下的第二印象是:风格独特,卓然不群。他不愧为陈少林之后北宗山水第一人,他的画神气自然,有北宗山水最为原始的真实自然和纯正无暇,原汁原味的笔墨技法,巧夺天空的鬼斧神工,让我们置身于北国山水的雄秀绵延的氛围里,感受她那空灵闲适、清净淡然的高深莫测的境界。孙天牧先生既循古法,又创新意,是自然本体和心灵本体的完美展示。由此,启功先生在为孙天牧作序的文中评价孙天牧的艺术成就:“画承陈先生(少梅)嫡乳,深得宋贤遣矩,笔力坚卓,设色大方,虽寿登九十无丝毫暮年风貌。
纵观孙天牧先生的绘画之路,不难发现它有着坚强执著的信念。十年寒窗,潮起潮落,而他依然手不释笔,把绘画当成生命的倾诉和灵魂的居所。天牧老人从摹写到创作,艺术的态度十分严谨。他对南宗、北宗的区别归纳为“积墨法”、“泼墨法”道破“玄机”。这不只是理论上的判断和分析,天牧老人的画集许多力作都是一气呵成,《泉声危石》、《临流赋诗》、《古柏高士图》中画面,反复印证了老人对传统笔墨的谙熟,其整合、发挥、创造的意境令人叹为观止。尤其《山居图》,墨色浓淡清雅,山川秀丽清新,亭台楼榭寂静无声,其构图既像天上美景,又似人间仙境,令人想起“世外桃源”,或许就是老人一生的梦想和心境。 孙天牧无疑是“人间的巨奖”,他的绘画艺术功力深厚,内外兼收。这种画在目前中国画坛绝无仅有,是一座年代积累起来的丰碑。这座丰碑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