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水处理药剂(不含危险化...
服务热线
0731-84139839
联系姓名:徐鹏
联系电话:0731-84139839
所在地区:湖南/长沙市
主营产品: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水处理药剂(不含危险化学品)、五金产品、环...
提交后,商家将派专人为您服务
方法: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给经济带了发展的同时,人们也渐渐的留意到了日益严重的河道污染。河道的污染,渐渐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为此,人们不得不重视河道水设备的治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了解到了理工程还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并且提出建设多自然型河川等治理理念。而目前,一般使用的河道水处理设备方法有三种,分别是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态--生物方法生态--生物法(包括河道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复法,土地处理法、水生植物净化法)
1.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疏浚污染底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从而改善水质。调水的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此类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浊度、eoD、ss、TP去除效果较好,对TN、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药剂用量少。但该河道污水治理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
生态--生物方法生态--生物法( 主要包括河道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复法,土地处理法、水生植物净化法等)
3.河道曝气
人工曝气复氧是指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以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河道曝气复氧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两种形式。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机动灵话、安争可靠、投资省、见效快、操作便利、适应性广、对水生生态不产生任何危害等优点,适合于城市景观河道和微污染源水的治理。
4.生物膜技术
生物膜技术是指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吸收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目前,常用于河道污水治理的生物膜技术主要有砾间接触氧化法、持水沟(渠)的接触氧化法、生物活性炭填充柱净化法、薄层流法和伏流净化法,用得比较多是接触氧化法。
5.生物修复技术
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将水体或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现场降解为c02和水,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工程技术系统。用于河道污水治理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经过培养筛选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种,试验证明cOD去除率口丁达9096以上。另~类是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微生物促生剂(营养物质),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投放药剂后.通过促生作用,促进污染物降解微生物的生长,河道中微生物由厌氧向好氧演替,生物由低等向高等演替,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增加,使污染水体的BOD5,COD迅速下降,溶解氧明显上升,黑臭消除。这种方法对于消除水体黑臭、增加水体溶解氧作用明显。
6.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一种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河道污水治理技术。它是以土地为处理设施,利用七壤、植物系统的吸附、过滤及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达到某种程度对水的净化的日的。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土地处理系统对于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有机氯和氨氮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7.水生植物净化法
该方法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的污水净化方法。例如采用浮萍、湿地中的芦苇等在一定的水域范围进行净化处理。但是生活污水的排入会产生臭气、害虫和景观影响等问题,因此选用时要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如选择在春夏季下风口的位置种植芦苇等。
河道污水处理工艺:
一、河道水处理设备工艺
1、将EM复合菌用于污水处理厂时,投放位置应该在物理处理阶段,通常在物理处理采用“沉淀分离”方法,在沉淀分离池中会形成厌氧状态,这对的微生物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环境。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中将流入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使之成为更易被后续的生物处理中原生动物摄取的食饵,这是处理技术的关键点。
因此,通常的处理方法可按以下公式计算:EM复合菌投入量(1周)=日流入量/1000(BOD=1000mg/L以下时)
如果污水流入负荷超过1000mg/L,则以上投放量加倍,按1/500的量投加。如果BOD超过2500mg/L,则生物处理已不可能根本解决,需要有别的手段。
假如日流量1000吨,则需要在一周内投放新农宝EM复合菌1吨。在有活性污泥的系统中,可在流入口投放菌300-400L,在剩余污泥排出口(沉淀池的污泥移送管)投放菌600-700L。
2、使用EM复合菌处理污水厂有以下效果:
1、减轻臭气;
2、提升排放水质(改善排放水BOD);
3、提高污泥沉降性(减少或停止絮凝剂的使用);
4、减少或停止杀菌药剂的使用;
5、降低处理费用(减少剩余污泥发生量)。
EM复合菌处理污水流程:
二、黑臭河道治理工艺
①、黑臭的湖泊与河水和底部淤泥中累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底泥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河道自净能力和上覆水体水质。当底层氧化还原环境发生变化时,特别是进入春、夏后,环境温度升高,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会重新释放加入水体,水质又重新恶化。所以即使在外源营养物被完全切断(例如截污治污)之后,底泥释放的营养物质仍然能够导致水质很快恶化。导至有些湖泊发生蓝藻曝发现象。老的湖泊与河道的清淤和水生态修复遇到不少难题:
1、淤泥清挖工艺落后,工程投资大,操作麻烦,清淤效率低。
2、清淤挖上来的淤泥含水率高,数量巨大,黑臭,运输和处置难。
3、传统的清淤方法只是单纯的清淤,不能同时净化已经严重污染的水体水质,对增加水体透明度、改善水体的感观、提高水中的溶解氧都没有帮助,还要另行投资和耗费很长时间进行水生态修复。
4、冲污补水工程耗资大、运行费用高、作用慢。黑臭的河道,人工机械清淤后不稳定淤泥残留量多,就算做到完全截污,河道内的污染负荷仍然很大。另外,单纯依靠调水、补水难以彻底消除这些污染,难以短期内消除河道黑臭。不少投入了很多资金治理过的河道,虽然有一些效果,但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退潮时、枯水时仍然黑臭。
②、利用微生物清淤和水生态修复方法
河道主要功能以防洪泄洪、地面水纳污净污、景观美化为主,要恢复河道的功能,消除黑臭,选择的河道治理方法要符合下列要求:
1、技术先进,既能去除淤泥,又净化河道水体的水质,能够快速消除黑臭。
2、不产生二次污染。
3、标本兼治,同时修复河道湖泊的水生态系统,而且维护简便,运行费用低。
修复水生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河道快速治理方法。作为传统清淤和恢复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替代技术,实施简便、投资省、效果好,不仅能够消除淤泥,还能够同时净化河道已经发黑的污水,快速恢复河涌洁净的面貌,重建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改善河道感观。